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“1997电视社教节目”评选刚刚落下帷幕。在中央电视台和全国31个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选送参评的192个节目中,获奖的就有134个,这是从未有过的盛况……在喜获丰收的时刻,电视人不忘冷静地坐下来,总结得失成败——
高鑫:(北京广播学院教授)我有幸参加了1997年度全国电视社教节目评奖,集中审视和学习了全年生产的优秀电视系列节目。这些作品充分发挥了题材重大、篇幅浩瀚、风格统一的创作特征,将镜头聚焦在沸腾火热的社会现实生活,形象地展现了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与中国人的豪迈气魄。
山西电视台拍摄的《在伟大的旗帜下——山西实践邓小平理论成果巡礼》,以恢宏的气势,热情讴歌了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,山西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。淄博电视台拍摄的《理性走向市场》,通过对国内外企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的剖析,探讨了企业走向的重大社会课题。中央电视台拍摄的《科教兴国》,以鲜明的政策性、科学性、专业性,全面、系统地阐述了“科教兴国”这一重大的基本国策。广西电视台拍摄的《向贫困宣战》,记录了贫困农民的痛苦和不幸,讲述了他们改变命运的动人故事,回忆了广西扶贫的艰苦历程以及取得的巨大成果。安徽电视台拍摄的《崛起》,通过典型事例,精辟论述,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安徽私营经济崛起的现状……这几部专题片可以说是社会变革的真实写照!
电视系列节目的制作,因为题材重大,大多承担着较强的理性观念,思想价值,甚至宣教的任务。但它们毕竟是电视作品,所以“强化形象””、“淡化说教”,也就是如何通过画面,展现思想,通过形象,阐明理念,则成为创作者认真探讨的重要课题。这里值得特别肯定的是中央电视台拍摄的《科教兴国》,它以大量翔实的科技资料,现场采访,历史文献,形象地阐述了国家“科教兴国”这一基本国策的价值和意义,对提高全国人民的科教意识,以全新的科教观念跨入21世纪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电视系列片的创作,为了揭示和展现主题,往往有意无意地陷入了一个单向思维的模式,这样会约束观众的思维,削减作品的说明力。而浙江电视台拍摄的《傻子沉浮录》,不仅在屏幕上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、有着鲜明个性特征、性格极为复杂的小人物形象,而且创作者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,对这一人物给予了理性的思辩和审视,作出了科学的客观的判断,使其具有了理性的光彩。中央电视台拍摄的《孙子兵法》,创作者的思维极为敏捷,文风极为洒脱,手法多向开放,它将历史与现实,军事与文化,兵法与市场,文献与生活,人物与事件……,有机地融汇、编织在一起,构筑了这部潇潇洒洒的电视系列节目,使观众在450分钟的篇幅里,通过中国五千年历史,观赏了这部只有五千字的天下奇书,可谓中国电视纪录片领域里的重大突破。
李振水:(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专家组副组长、评委)《孤岛人家》讲的是环保意识。由黑龙江电视台选送的这个节目,解说词很美,有些画面处理得也很别致,稍微不足的是有些东西没有太说清楚。但是它在社会政治类节目中,仍是比较好的。
在服务类节目里,天津电视台选送的《青年大世界“3·15”特别节目》,我觉得做得比较不错。它就讲“3·15”消费日,除了告诉人们怎么来分辨商品的真假。还提醒消费者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益。
这次中央电视台送的特别节目,使我感到耳目一新。最突出的是《大三峡》,它的第二集是讲搬迁,很让人感动。大三峡工程是举世闻名的,要在两三年内迁走100万移民,这是非常复杂又非常细致的工作。这部片子充分反映了百万移民大搬迁的历史真实。在人物选择上,我也很欣赏,其中一位70来岁的老人,他是喝长江水、吃三峡饭、靠拉纤过日子的,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,一旦离开长江,离开故乡,他的心情十分矛盾,他讲的话十分令人感动,他讲:“千好万好,还是自己的穷窝好,故土难离啊!”但是,为了修大坝,为了明天的幸福,他愿意离开小家。临走时,他在船上喊的号子非常庄严,非常感人。另外,片子的细节处理上非常好。
王云鹏:(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副主任、评委)总的感觉是参评节目质量比往年有所提高,节目比较多。整体讲中央电视台的节目显然比地方台的略胜一筹。这次评奖的时候,我打分最高的是《万家灯火》、《半边天》这类节目。虽然说目前没有大的突破,但他们做得很成熟,很精致,很巧妙。《万家灯火》有点政论,我们觉得《背粪》这个节目的记者作为体验生活,做得很巧妙,很自然,不牵强,大家一向觉得“粪”上电视不好看,但这里拍得自然、流畅、亲切,题目也策划得很好。这个片子蕴含的意义也很大,折射了我们国家跨世纪时期文明古都的不断创新,折射了这个时期的进步与变化。
我觉得栏目节目,应该在内容和主题方面相近,这样给人们的印象会更深刻。
整体来说,感觉栏目节目与平时播出的差距不是很大,这说明,从中央电视台到地方台,在电视节目的形式和内容表现方面,已进入了一个成熟时期。
张晓虎:(中宣部新闻局副局长、评委)我总的感觉,从中央台到地方台,整体的节目质量有明显提高。第一个特点是:社会政治类节目,普遍能够围绕全党全国工作大局,能抓住群众比较关心的一些问题,比如国企改革、医疗改革等……节目更加贴近群众,贴近生活,贴近实际,能够从群众的实际生活出发,反映群众的呼声,特别在服务、文化类节目中,体现得更加明显。第二个特点是:节目形式有所创新,在探索电视规律的过程中,随着时代的发展,更加适应改革开放新的形势和人民群众的需求。比如在专题节目中,采用了一些纪实手法,同时运用多种手段和形式;又如服务类节目中还穿插了一些小品,更加吸引人。第三个特点是:地方台好作品明显增多,反映了整个电视系统更加注重质量。
通过评选,感到突出的问题是地方台比较多地模仿中央电视台的形式。中央电视台的好节目,反映了电视的一些共同规律,地方台学习和模仿很正常,但是单纯的模仿不应该朝一个方向,而应该在学习的基础上有创新、有提高。特别是地方台要根据本地实际,结合节目对象和内容来确定形式,应该更加突出地方特色。
张振东:(国家广电总局总编室主任、评委)多年来,理论宣传一直是电视宣传方面的难点,1997年我国的电视理论宣传取得突破性进展。大型文献纪录片《邓小平》这部作品,真实再现了小平同志的革命生涯,展示了他高尚的品格、卓越的才能和非凡的气质,也准确记录了百年时空里中国革命的风云变幻,深刻揭示了邓小平理论形成、发展和成熟的历史脉络,为我们坚持邓小平理论作了有力的诠释。
关注重大题材,集中力量出精品,是去年电视创作的又一大特点,像《大三峡》、《向贫困宣战》等,都是其中的代表作。反映百姓生活,展现中华民族美德,一直是电视创作的重要部分,在这一方面,也有许多精品,像《爷爷、孙子和船》、《好孩子,外婆替你去上学》等这一类作品中,不仅看出创作人员对生活的热爱,更能感到平凡生活中的美丽。